經省委、省政府批準,10月下旬,第二輪第一批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,3個省督察組分別進駐中山、湛江和揭陽,深入一線、直奔現場,查實了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,核實了一批在推動高質量發展、綠美廣東生態建設、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等方面不作為、慢作為,不擔當、不碰硬問題。為強化警示震懾,推動問題整改,現集中公開通報第一批3個典型案例。
中 山
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中山市督察發現,大涌鎮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推進落實不力,高質量發展動能不足,牛仔洗水產業低效、粗放發展,清潔生產水平普遍低下,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尚未形成,監督管理缺失,區域環境問題突出。中山市大涌鎮有牛仔紡織服裝企業約1600家,洗水設備3400多臺,占全市洗水設備約77%。督察發現,目前,洗水企業集聚區周邊水環境問題突出,其中南村涌水質長期為劣V類、安堂涌目前水質為重度黑臭。
湛 江
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湛江市發現,湛江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控源截污不徹底,管控長期不到位,部分水體返黑返臭現象突出。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湛江市有10條黑臭水體水質反彈,整改方案要求2023年底前消除黑臭。2023年3月,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專門發函,要求盡快解決文保河開發區段等7段黑臭水體返黑返臭問題。督察發現,湛江市部分黑臭水體距“長制久清”仍有較大差距,今年10月監測結果顯示仍有6段水體出現黑臭。
揭 陽
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揭陽市發現,揭東區玉湖鎮部分生態公益林遭受逐年蠶食,非法毀林現象多發,生態環境問題突出。揭東區玉湖鎮擁有生態公益林面積約5.15萬畝,該鎮北部的小北山大部分屬于國家級、省級公益林區,是揭陽市“生態北屏障”。督察發現該鎮在大力發展農業經濟過程中,長期忽視生態環境保護,2019年以來,北部山區近800畝省級公益林區陸續遭砍伐后用于種植經濟作物,部分區域山頂、邊坡樹木被砍光,水土流失明顯,生態環境遭受嚴重影響。
來源/廣東新聞聯播